查看原文
其他

易小荷 | 看球时恨不得掐死解说员的人,请举手!

易小荷 骚客文艺 2018-09-19

本       文       约       2300       字


阅       读       需       要


5min

公元1039年,在大宋帝国的某座花园里,传来阵阵鼓掌叫好声,一个尖细的声音旁喋喋不休:“各位观众,也许您刚刚打开电视,您现在收看的是世界球王高大人表演的一场足球赛,中秋节刚过,在这里给大家拜一个晚年……”

不客气地说,如果高俅踢波的时候,有这么个人在旁边罗里吧嗦,太尉绝对得给丫一百杀威棒。

1998年版《水浒传》里的高俅

中文解说员的声音诞生于黑白电视时代。

在资深球迷的心里,宋世雄招牌式的解说和1978年第11届世界杯密不可分。他那种充溢着紧迫感和传销般激情的声线如同一把AK47,穿透了潘帕斯草原的硝烟和火光……

即使现在回过头去看那时候的重播,也能很轻易地辨认出宋老师的声音,他的嗓音里有种金属般的特质,散发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激越和昂扬。他的解说不仅仅主宰一场比赛,一个球馆,甚至是亿万人的耳膜,一个国家的肾上腺。


其后不管是孙正平还是韩乔生都是“平-平-平-平派”的传人,这个门派有点“武林正派”的意思,解说模式类似程咬金的三板斧,常常以描述场面为主。

“一号传给二号,二号传给十号,十号打门,球进了!”

当然这跟前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闭塞,解说员可掌握比赛资料有限有直接关系。第二代解说员中的韩乔生老师在后宋世雄时代异军突起,以天马行空的东拉西扯,和层出不穷的喜感口误成为一个时代的开心果。在互联网兴起初期,韩老师绝对是最具流量的KOL。对于这种娱乐性,韩乔生的态度从反感到网感,勇于自黑,终于成为一段江湖佳话。

1996年,另一名央视评论员黄健翔赴英国转播欧锦赛(欧洲杯的前身),舆论一致认为“中国电视体育解说的新时代开始了”,那也是解说时代走向“个性化”的开始。


2006年世界杯,黄健翔在意大利与澳大利亚一役最后时刻激情澎湃的迸发式解说“震惊天下”,虽然他因此黯然离开央视,但个性化足球解说已成新的趋势,星火燎原,百花齐放——诗歌派、狮吼派、意识流派……各种风格层出不穷。

此后,足球解说的阵容越发扩大,演播室出现了两个人,甚至三个人搭档的趋势。一般是请一位退役的足球运动员,开或者专家类型的人当嘉宾,前足球运动员张路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以后的徐阳、朱广沪都是此道中人。这个门派不那么学院派,落点在于除了专业的知识,常常有身临其境的解说,很能让人产生“共情”。

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这个国度,最自由吐槽的有了以下两个时刻:春节联欢晚会和世界杯,而世界杯的解说成为首当其冲成为球迷们的第一块口香糖。

国外的解说,分工非常明确,一个是掌控局面,解说play by play的主持人(host),负责忠实地描述比赛的事实;另外一个解说嘉宾,叫做corlor commentor,他们的作用就像 “color”这个词,是给比赛“着色”的人,战术讲解、技术指导、形势预判、足细部分析、场外花絮、历史回顾都可以由他们来滔滔不绝、花团锦簇、天外飞仙。

而大笔一挥,在几届世界杯的画布当中堪称五彩斑斓的国外解说嘉宾,大多出自于曾经的职业球员,比如退役英格兰国脚莱因克尔,比赛的解读能力超强,语言流畅、风趣,那种类似“憨豆先生”的英式幽默无处不在,这为他在推特上俘获了数百万粉丝。

譬如他吐槽主裁的吹罚:“这场比赛的MVP是内马尔还是主裁判,真不好选呐!”


莱因克尔以每年200万英镑的年薪,在解说界堪位列顶级。这个薪水甚至比他当球员时的收入还要高出很多。这样“香饽饽”般的位置自然也吸引了更多的退役球员前仆后继地加入到解说这个行业,像加入BBC豪华解说团的亨利,加入EPSN的巴克利、奥尼尔、麦迪,包括范甘迪等等。

国内的解说,则完全混淆了主持人和解说嘉宾的概念,再加上“你懂的”喉舌媒体的限制,完全不具有“市场化”的竞争种种复杂因素,所以有时候出现逗哏的也是捧哏的,会出现“对对对,好好好,好球”,会出现“呵呵、嘿嘿、呵呵”,会出现以为自己不小心按了静音键,又不小心按了“最大音量键”……

不是说国外的解说不会犯错。但是专业和口条仿佛是他们坐在解说席的基本要求。因此在修习了必要的内力之上,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武器,拿我熟悉的NBA解说举例,大家如果还记得为了姚明亲吻了驴屁股的“大嘴”巴克利,球员出身的他就是擅长折腾段子玩,还比如另外一位中国球迷比较熟悉的范甘迪,别看做火箭教练有点刻板,他做解说倒是异军突起,冷笑话层出不穷,简直让人另眼相看。

或者,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把这些解说形容成讲故事的人,那么好的解说,优秀的解说是在使一个故事凹凸有致,或缓慢、或抒情、或惊险,或传奇,它应该是像传统意义的好莱坞式剧本,有主角,有陪衬,有反派,几分钟的时候应该出现小高潮,几分钟的时候可以让观众会心一笑……

无论大起大落,抑或小火微烹,它会像手术刀一样探索你微微颤动的神经。而欠缺火候的解说,会如网友所说的“想关掉电视机,打开电梯”,又或者恨不得拔打对方的微信电话,和对方论道一番。


或多或少,国外的解说员和球员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某种程度上更有个性,也更愿意表现出来个性,从而使得整场解说更“有料”—至少我经历过某次类似的国内现场“解说”,大家你谦我让好一个“眉来眼去”拳法不痛不痒。

说到底,我是没有能力也不会去做那种“关在笼子里”的解说的,诚如体育是一片感知到天气温度的树叶,解说也是一只蝴蝶,当那些嘴角上扬之时,你或多或少也能测捕捉到一种文化,一个国度的性格,一种微妙的东西。

前些天有个新闻是说,去莫斯科看世界杯的中国球迷被一个问题羞辱了——“你们来这里做什么?”(掩面,掩面)世界杯仿佛变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神话传说,然而无论解说多么巧舌如簧,就像你永远不会有兴趣去听一个巴西的著名解说来为我们剖析乒乓球的技战术一样,这点让人想起来,颇有种“丧家狗”似的莫名悲哀。

前几天刷微博,看到出版人路金波在吐槽:“看了会儿优酷解说。北京话,小结巴,说了半天球员的屁股翘不翘哈哈哈,哪儿找这俩傻B呀……”


写到这里快结尾的时候,胆颤心惊地想将此文呈给主编看。他怒目圆睁:我在看球赛,不要发出声音——可见,任何人都一样,温良谦恭让的董老师也不例外,看球的时候,真的不需要多余的声音。


-  推荐阅读  -

易小荷 | 李小龙叫她嫂子,黄霑苦恋她不得,金庸倪匡为她倾倒——香港才女林燕妮逝世

易小荷 | 伦敦的呼唤

易小荷丨女性与他人的身体距离,我们自己做主


值班主编 | 董啸   值班编辑 | 李星锐

这是第 375 篇文章

- END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与有趣的灵魂相遇#《soul客文艺:易见》为“骚客文艺”MOOK系列的第二辑,由华文天下图书出品出版上市。每个人都曾经如此颓丧,每个人却都在奋力一跃。世界并非冷若冰霜,还有温暖在暗暗滋长。如同断了电的夜晚,有人也会点着蜡烛找到你,微光摇曳下,莽莽余生里,你们是那一段的同行者。点击阅读原文,跳转当当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